第四樂章、漸層 2.陽光的灼傷

   

那天,15歲那年夏末,我還記得。

記得那時,自己正站在正午的灼熱艷陽下,

擠在吵嚷的人群裡,因為蒸騰的暑氣視線模糊。

突然,刺耳的尖叫聲響起。

從烈陽光暈的縫隙中,

我看見樂儀隊的學姊們自眼前整齊劃一的走過。

我聽見金屬槍桿碰撞的聲音,聽見喇叭聲響徹萬里無雲的晴天。

「刷!」旗官頓步,旗桿應聲指向主席台,

那聲響在我的心中沸騰起來,

彷彿正拉開了屬於我們的,所謂的青春的序幕。


那時候的我彷彿忘記了,

自己的身體正被毒辣的陽光曬得火燙,

燙的彷彿下一刻,就要起火燃燒。





仔細想想,

青春的詩篇,似乎都是燦爛無比、耀眼奪目的,無一例外。

那是大人心裡死去的盛夏,孩子眼中尚未誕生的奇蹟,

沒有陰暗的色彩,彷彿鑽石一般閃閃發光。


我們都聽過名為青春的傳說,

在那裡,我們都成為了少年漫畫裡的主角。

擁有高尚的靈魂、珍貴的羈絆和遠大的夢想。

視線的前方永遠有光明等待,

看不到的背後永遠有夥伴守護,

受過的傷都會痊癒,

每一段故事都有結局。


那是尖叫和犯傻的時候,

用永恆的時間來熬夜,換一瞬爆發的閃光。

那是吶喊和狂奔的世代,

燃燒憤怒和熱血,彷彿隻身抵擋坦克的男人。

那是純粹的快樂和美好,

是花季,是汗水,是盛夏如火的驕陽。

我們在那片天空下耀眼的起舞,

彷彿火鳥一般一次又一次的重生。


青春,就該快樂、就該熱血、

就該奮不顧身的瘋狂一回,

像烈火一般熊熊燃燒。


於是我灼傷了,在他們傳說中永不熄滅的陽炎裡。


青春是什麼?

是火?是鑽石?還是盛夏的陽光?

被這麼多靈魂渴望思念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在真正步入所謂的青春以前,我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她像是傳教士口中的天堂,

擁有純粹永恆的寧靜美好,

美好在哪裡?為什麼美好?

不要問,反正很美好就對了。


直到真正拿起筆,

要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青春的傳奇。

我才發現,

自己活不成想像中的模樣。

青春不是馬力歐賽車裡的無敵星星,

在真實的世界裡,我們並沒有就此成為神祇,

金剛不壞、永生不滅。

我們仍然會因為考卷上的紅色傷痕流血,

仍然會因為勇敢叛逆反抗老師父母而受傷,

無法擁有死生不滅的永恆羈絆,

無法徹夜不眠以後還能謳歌白天。


沒辦法像某某學姊一樣社團課業一把抓,

沒辦法像某某同屆一樣才華傲人獲獎無數,

沒有人站在放學路上從白天等到黑夜,

只為了一起走一段路回家。

看著她的名字高掛榜首,

聽著她的研究在課堂被一次次提起;

看著她們的身影在舞台上躍動,

聽著她們的歌聲和著吉他聲在穿堂一遍遍迴盪。


那樣燦爛奪目的光芒,好刺眼。


我開始害怕說話、害怕和他人對上視線。

害怕他們會從我迷茫的視線中看穿我本來的模樣—

一個在燦爛宛如盛夏的青春裡害怕陽光的人。

不敢承認自己有時候喜歡安靜,

討厭喝大杯手搖杯,

或是根本不明白那些梗和笑聲的意義。

不敢承認自己沒能那樣耀眼奪目的燃燒,

像她們一樣,不顧一切的追求一生僅此一次的火花。

於是我漸漸沈默,沈默地笑著,

努力的偽裝著,深切的恨著自己的異常。

像是演化不完全的魚,只能目送著他們離開水邊,

眼淚都變成了泡沫。

   
在所謂的青春裡,

別人的故事永遠像是傳說,

在火焰之中耀眼熾烈的燃燒著。

勇敢地想把自己點燃,

卻因此被盛夏的陽光狠狠的燒傷,

從此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模樣。

  
沒有人相信青春裡有追不到的夢,

於是想追到每一個夢。

眼淚都在墜落前蒸發,

青春是依卡洛斯的翅膀,

會在最接近太陽的地方起火燒成灰燼。

   
然而我們將崇拜月亮的人叫做魔女。

   
我們都崇拜著那唯一而燦爛的故事,

崇拜著那宛如陽光般燃燒的耀眼光芒。

漸漸的,我們只記得那唯一的一種,

而遺忘了其他成千上萬的故事。

電視節目裡、流行歌裡、書裡、電影裡,

每一個人都在說著:

要大膽的做夢、勇敢的追夢。

不要畏懼失敗,要從跌倒的地方再次站起來。

無數的人們憧憬著那樣的傳奇,

依靠著這樣的地圖,

在各自的道路上努力的前進著。


然而也正是這些地圖,

讓我們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

   
那些人們,究竟是怎麼成為傳說的?

是因為他們永不放棄?

還是天時地利人和成就的奇蹟?

人們都說要拋開一切勇敢追夢,

要如何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靠夢想和熱情存活?

要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才能?

為了到達那個遠方,

你願意流多少血,願意受多少傷?

當全世界的人都渴望著同一樣東西,

你的嚮往,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真心?

   
從來沒有聽過失敗的故事,

從來沒有人告訴過,跌倒的傷口有多痛,

要怎麼包紮才不會再次綻裂滲血。

要如何修復破碎的心,

在一敗塗地中重新找回再站起來的自信。

從來沒有人說過,要受多少遍體鱗傷的苦,

才可以休息、才可以放棄。

當在追尋的路上,

終於累了、痛了、不想再走了的時候,

要如何好好的接受自己,

相信自己不論成敗都存在著價值。

   
在青春裡,我們似乎只能燃燒,

相信自己是深埋地底的碳,

會在烈火和高壓下變成鑽石。

哪怕自己,

其實是海底的珍珠,

需要的不是火,

而是清澈乾淨透明的月光,

和千年萬年的深藍色海流,

飲用粼粼波光釀成的精華,

在寧靜的水中悠悠長大。
           

在步入青春以前,

我以為青春是燦爛的黃金歲月,

沒有疼痛,

只有無窮無盡的美好,

如醇酒那般陳釀。

從未曉得青春的歲月同樣充滿了掙扎和痛楚

即使跌倒了,

也只能整個世界公認的快樂面具下流淚。

從未曉得寂寞會變成一座圍城,

日日夜夜

在一個人的寒冷和人群裡的孤單之前徘徊。


    
也從來不曾聽說過,當夢碎成了琉璃時,

我們,該如何是好。


    
宮崎駿的封刀之作,電影《風起》中,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詩句。


    
「誰見過風?

誰也沒見過風。

無論是你,

無論是我。

當樹葉沙沙作響,

那是風在吹拂。」
    
    
真正的風是什麼樣子?

沒有人見過他的容貌。

但我們能感受到風,

奔跑過沙漠、森林、海洋,

掠過沙沙作響的樹梢、

吹起麥田陣陣金黃色的波浪、

拂亂湖水絲絲的漣漪,

在海鳥的羽翼、在髮絲、在雲朵、

在隨著風飛起的帽子裡。


   
 那,就像是青春,

誰也不曾見過,

卻沒有人不曾感覺到,

它在血液裡奔騰的脈動。

青春,

存在於每個如新娘一般妝點暖春的花季、

每一瞬盛夏的光年、

每一陣金秋的風、

甚至是每一滴瀝瀝的冷雨裡。

沒意義卻照樣持續三小時的聊天、

奇怪的笑話和笑點;

熱死人的升旗典禮、

大杯微糖去冰的飲料;

沒幾天就沒錢的冷氣卡、

沒幾天就被抽光的衛生紙;

讀不完的書、

掃不完的落葉堆。

青春,

就在你活著的一千一萬個瞬間裡。

只要去感受,

不論是什麼樣子,

那就是你的,青春的形貌。


    
在月光裡,沒有了灼人炫目的烈陽,

我看見了真正的自己。

在受盡陽光的灼傷以後,

才終於明白,

青春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模樣。

終於慢慢、慢慢的,

學會接受自己的愚蠢、迷茫,

不同於他人的地方,

和犯的每一個過錯。

相信自己的抉擇,

正視自己的傷痕,

不再努力成為別人,

繼續美麗地掙扎,

宛如破蛹而出的蝶。


   
那樣清冷的月光,

如水一般澄澈,

如珍珠一般溫潤,

宛如一首寧靜的歌,

治癒了陽光的灼傷。

在那純粹的歌聲裡,

我聽見了自己真正的願望。


    
「入學前,我們都只見園中一片翠綠。

入學後,才明白,

成為那萬綠叢中一點紅的人,有多少,又有多難。

我們都只是普通的女高中生,

努力的過生活,

只希望青春充實而美好,

如此而已。」


寫在新生手冊上的學姊叮嚀中有這麼一段。


    
停止崇拜太陽吧,

如果你的身上已經爬滿了陽光的灼傷。

用力打碎那令人渴盼卻也令人痛苦的嚮往,

去擁抱月光的寧靜、海洋的廣闊、西風的溫柔,

無論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

暫時閉上眼睛,

沒有了強烈的炫光模糊視線,

才能看見自己真正的模樣。

無論是什麼樣子的你,

是鑽石、珍珠、翠玉,還是普通的石頭,

都要好好的接受它,

然後好好的、認真的,

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因為,

那些美好的、燦爛的、痛苦的、悲傷的片段,

最終,都會成為那令人懷念的故事的篇章。

只要認真的寫下,

無論是燦爛干陽還是如水一般的月光,

即使如此相異,卻仍然有著,

那樣、那樣的美麗。

    
那是,名為青春的美麗傳說。

留言

熱門文章